北京时间:2025年10月27日
当前位置:首页 >>首页要闻 >>城乡融合,山坳里闯出一片天(迈向“十五五”的发展图景)
城乡融合,山坳里闯出一片天(迈向“十五五”的发展图景)
发布时间:2025-10-27  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

  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,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,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。

  ——摘自《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》


  山,一座又一座;路,连着一山又一山。

  从山东济南市中心出发,驱车沿盘山路蜿蜒向上半小时就是芦南村。今年4月底,这条串联起山区9个行政村的港九路拓宽改造完成,让游客进山、村民出山更方便。

  车至村口停车场,挂着本地和外地车牌的车已经停得满满当当。乐队、篝火、烧烤……游客三五成群,很是热闹。返乡创业的芦南村青年贾杰忙前忙后,“以前村里就5栋居民楼,现在人气可高了,连咖啡店、田园综合体、民宿都建起来了。”

  芦南村深藏山坳、位置偏僻,曾经连快递都难以送达。变化如何发生?

  “都在‘融合’二字。”贾杰说,几年前,历城区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,开始围绕“融合”搞建设、发展乡村。芦南村附近有云台山、玉漏泉等景点,旅游产业基础好,村里决定借“地利”打造田园综合体,吸引游客。村党支部书记贾虎平找到贾杰:“年轻人来干,才能吸引年轻人。”

  家乡的绿水青山,让贾杰看到了发展的潜力,但创业并不容易。跑部门、访农户,大家渐渐摸索出城乡融合发展的“支部+合作社+企业”模式,村党支部协调统筹,村里整合闲置土地成立合作社,村民以土地入股拿分红,贾杰的公司负责做项目。

  新建起的田园综合体里,农场采摘、萌宠互动一应俱全。“第一年开园,有人拍了采摘的视频发到网上,一下子火了,周末来游玩的车都堵到了山脚下。”贾杰说。

  人气旺了,更多年轻人回来了。“现在开会想点子,能坐满一屋子年轻人,多数是95后、00后。”贾杰笑道,篝火晚会、毕业聚会、舞蹈大会,都是他们出的主意,芦南村农场、桃花岭民宿、研学基地等陆续落地。

  漫步村中,民宿明亮雅致,咖啡店、摄影店小巧精致,工人扛着工具来回忙碌、建设新项目。“这些都是咱村的村民,以前在外打零工,现在回到家门口就业,不出村就能挣钱。”贾杰说,村里家家住楼房,通燃气、装电梯,校车直达村口,面貌一新。

  “交通便利了,是我们的好机会。我打算多出去学习经验,升级农场,吸引更多人。”贾杰说,“以前总觉得家乡穷,想出去闯;现在才明白,响应政策、齐心协力,山坳里也能闯出一片天。”

  历城区城乡融合发展中心主任张宏业介绍,以港九路通车为契机,当地推进片区组团发展,以芦南村为中心,周边9个村跨村联建,推动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。“我们将充分总结经验,立足‘半城半乡’的发展特点和区位优势,在要素流动、政策衔接、基础设施一体化等方面统筹发力,推动城乡一体、产业协同、融合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突破。”张宏业说。

  本期统筹:吕钟正


  ■延伸阅读

  融合发展“融”在哪里?

  上半年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.2%,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。收入提升点燃消费引擎,前三季度,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9039亿元,同比增长4.6%。

  数据背后,城乡要素流动活力迸发。我国正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,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,使其成为连接城市、服务乡村的关键枢纽。随着户籍制度改革深化,更多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安家;资金、技术、人才等要素有序下乡,催生出农村文旅、电商等业态,乡村价值得以充分发掘。

  同时,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正在缩小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从“教联体”让农村孩子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,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让农民家门口就医更方便,再到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广泛建设,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。

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后凯认为,要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、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、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和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等目标,持续提升城乡居民的幸福感。

  共生并存、互促互进,城乡融合发展之路,正让共同富裕的梦想照进更多人的现实。  

  (本报记者常钦采访整理)
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5年10月27日 03 版)

(责编:卫嘉、白宇)